当前页面 : 首页 > 信息 > 正文 >

数字赋能新章:进博会彰显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气象-速看料

来源: 时间: 2022-12-12 15:05:29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举办。进博会的成功举办,是数字技术与数字贸易互促的产业高质量转型的有力体现。

疫情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融入之深前所未有,也成为推动中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在全球经济相对低迷的情况下,数字贸易的引擎功能不断升级,正推动中国逐步进入国际高价值链之中。

国家层面正在大力推动数字贸易发展,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数字贸易对于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国家正在全力做好数字贸易顶层设计工作,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出台促进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的政策举措。另一方面,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支持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创新发展,做大做强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培育数字贸易发展的良好生态。

当前中国跨境数字服务贸易增长势头强劲。2021年,中国数字服务进出口总值达到3597亿美元,同比增长22.3%,占服务进出口比重达43.2%。从中可以看出,数字贸易正成为当前中国促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在数字贸易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参与其中的企业主动或被动地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产品质量。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不断发展,全球经济已处于不可逆的数字化大潮之中。因此,提高中国数字经济开放水平,必经之路就是利用好数字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贸易数字化,壮大跨区域贸易合作。

数字贸易为中国高质量发展带来巨大活力,推动数实融合。数字贸易目前呈现出三个优势和特点。一是制造业在数字贸易中率先转型升级,通过数字科技赋能传统产业,提高生产力,带动数实融合发展;二是数字贸易降低了整体的贸易成本,催生出更多新型的贸易产品与服务形式,提高贸易效率;三是数字贸易降低了生产成本。首家贸易数字化赋能中心在进博会上签约成立。该中心以贸易数据为关键要素,通过推动研发制造、市场营销、跨境通关、物流仓储、贸易融资及售后服务等贸易全环节数字化改造和场景应用,推进传统贸易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从企业和产业本身来说,在新的数字技术和模式下,数字贸易促进企业和传统产业朝着数字化的方向转型,通过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寻找新定位的方式进入高价值链中。从数字服务的角度来说,数字生产者服务快速增长,同样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从研发服务到数据服务,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说,跨境交易服务通过整合生态链上的制造商和服务供应商,利用海量交易数据和算法,降低跨国交易成本,精准对接国际市场。电商平台促成的交易已是全球经济和数字贸易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不管是贸易方式的数字化、贸易商品的数字化,还是产业整体的数字化,都体现出数字技术与服务贸易的加速融合趋势。

中国正在积极参与和推进数字贸易领域国际规则的制定。随着贸易方式和贸易对象的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数字贸易领域的国际规则制定对于进一步促进产业高质量转型至关重要。近年来,由商业价值驱动的市场力量,已成为数字贸易发展的前沿探索者,并带来初步的经济成就和规模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产业高质量转型。但数字贸易领域当前的国际治理仍呈碎片化趋势,缺乏统一的规则治理。各国市场开放度不够,开放标准也不统一,个别国家间数字鸿沟的扩大也进一步加大了经济差距。中国高度重视提高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其中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CP),深入参与数字贸易和数字经济治理领域国际规则谈判。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应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当前,全球经济和贸易的下行压力较大,因此推动数字贸易增长的重要性、紧迫性更加凸显。中国要注重打造高质量数字贸易示范区,培育开放高效的数据要素市场,构建包容活跃的创新发展生态,为中小企业能够持续参与、真正获得市场机会提供驱动力。进一步促进数据流动,强化各产业间知识和技术要素共享,促使制造业、服务业紧密融合,带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

(作者系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特邀副研究员)

关键词:

为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