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 首页 > 信息 > 正文 >

纪录电影《落地生根》见证中国最边远村庄“一步千年”的命运变迁 焦点热文

来源:中国日报网 时间: 2023-03-30 09:14:08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月20日,纪录电影《落地生根》将在全国院线上映。影片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沙瓦村村民的故事为主线,讲述了这个古老的村庄在扶贫大背景下经过4年、1000多个日夜“一步跨越千年”的命运变迁史,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减贫影像志。

沙瓦村坐落在怒江大峡谷碧罗雪山深处,位于中国最贫困的“三区三州”之一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这里交通极为不便,村里能通行的只有一条小山路,肩背人扛是唯一的交通方式。村民家里的冰箱坏了,维修工却以“走你们沙瓦的山路,我害怕”为由拒绝上山,村民只能步行4个多小时,将冰箱背下山去修;村里有人病倒,全村汇集男丁,轮流抬担架,一步步把病人抬下山治病……

《落地生根》的创作缘起于2017年,央视导演柴红芳集结了北京、云南两地9人组成的拍摄团队,打算拍摄一部反映中国脱贫攻坚的纪录电影。柴红芳等主创在云南全省进行踩点,走访了云南上百个村庄,最终把拍摄地点选在了中国最贫困的三区三州之一——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沙瓦村。

进村之前,柴红芳及整个主创团队就做好了长期驻扎的准备,“纪实电影没有剧本,要真实记录这个山村脱贫的整个过程,所以拍摄周期在我心中也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拍摄团队住在当地一座废弃的小学,一间废弃的小学教室、三张旧书桌、几条旧板凳、几台电脑就组成了后期机房;宿舍紧靠村民的猪圈,每天清晨团队常常是被母猪的呼噜声和猪仔的吵闹声叫醒;夏天,房间的墙上和床铺上会爬满各种虫子。环境相当艰苦,但拍摄团队一待就是四年。

2020年,沙瓦村实现整村脱贫。《落地生根》拍摄的4年,正是中国脱贫攻坚最关键的时刻。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落地生根》用真实影像记录了这个变革的伟大时代。

影片曾获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单元推优(中国故事)作品、第十九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中国故事优秀纪录长片”奖,以及中国纪录片评优作品社会类一等奖、首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现实类推荐作品等诸多奖项。

《落地生根》将于4月20日全国院线上映。同时,影片将在全国百所高校进行展映,也将在一带一路国家同步展映,实现“五洲同映”,以点带面、以小见大,对外讲述真实的中国减贫故事,面对脱贫攻坚这一全球课题,向世界输出中国经验。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

来源:中国日报网

关键词:

为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