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报资讯】奥苏贝尔理论观点汇总(三)
(资料图)
奥苏贝尔的理论观点是考试中经常考查的知识内容。之前讲解了奥苏贝尔的遗忘理论、学习的分类,今天继续讲解奥苏贝尔动机分类和迁移理论的相关知识。
1.学习动机指的是激起和维持个体的学习活动,并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驱动力量,学习动机的结构由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部分构成。
奥苏贝尔将成就动机分成三方面的内驱力,分别是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指一种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倾向。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感兴趣,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想要获得知识的倾向,这种内驱力,一般说来,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所以认知内驱力属于内部动机。如学习教育理论知识不是为了考试,而是对知识点本身感兴趣,在有意义学习中,认知内驱力是最重要而稳定的动机。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要求凭自己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愿望。个体想要向别人证明自身的实力或能力,为了赢得地位、别人的重视而努力学习。自我提高内驱力与认知内驱力不一样,它并非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自我提高内驱力把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它显然是一种外部的动机。如努力学习是为了获得奖学金、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班干部的职位等。学习者对于知识本身可能没有太多的兴趣,但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而努力学习。
附属内驱力是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努力学习并不是对知识本身感兴趣,也不是为了赢得地位,向别人证明自己,而是为了得到父母或者老师的奖励、夸奖而学习。它是一种外部的动机。如为了得到父母承诺的壹佰元奖励而发奋学习。
每个个体的三种内驱力在不同时期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年龄的变化,三种内驱力也在的变化。一般认为,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到了儿童后期和少年期,附属内驱力的强度有所减弱,而且来自同伴、集体的赞许和认可逐渐替代了对长者的依附。而到了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2.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可以是积极的影响,也可以是消极的影响。奥苏贝尔在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有意义学习在前面的内容已经做了详细的介绍,在这里就不做过多的赘述了。该理论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所以奥苏贝尔认为,只要发生了有意义学习,那么一定就发生了迁移,两者是紧密联合在一起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指出,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认知结构可利用性高、可辨别性大、稳定性强,就能促进对新知识学习的迁移。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奥苏贝尔的相关观点理论。
关键词:
为您推荐
-
当地时间5月17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数据表示,未来5年全球年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暂时升高1 5摄氏
23-05-18
-
奥普生物投资设立新加坡全资子公司和柬埔寨控股孙公司2023 5 1722:02:18挖贝网春雨挖贝网5月17日,奥普生物
23-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