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 首页 > 资讯 > 正文 >

杨木香:一句承诺坚守了22年

来源:天眼新闻 时间: 2023-06-25 11:58:20

鲜花、绿树相拥,院落、花坛整洁有序,门窗、灶台明亮干净,这是走进岑巩县水尾镇高岩冲组杨木香家的第一印象。

能有如此美好的幸福家园,她团结凝聚了一家人的力量在这里精心耕耘了35年……


(资料图片)

夫妻齐心 悉心照顾残疾兄长

1988年,杨木香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水尾镇新场村黄九长,当来到黄九长家里看到眼前处处拥挤、杂乱不堪的场景,还有一个重度残疾不能生活自理的哥哥坐在屋檐下的石头上一动不动,内心非常矛盾、纠结,是去是留?她脑海一片茫然……

黄九长立志发家,婆婆热心挽留,杨木香善解人意,最终选择留下一起打拼。杨木香丈夫的哥哥黄九发因患先天性视力残疾,生活没法自理,一家5口人就挤在一幢矮小的木屋中。她不甘贫困,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个家的窘况。

2000年6月,婆婆身体不适,经检查发现身患肺癌,次年4月病危。杨木香说:“记得在婆婆去世那天,老人家气若游丝的时刻却一直持续很长时间舍不得离去,我就趴在婆婆耳边承诺,哥哥以后的生活由我来照顾,就这样婆婆才放心离开我们。”从此,照顾哥哥生活起居的重任就落在了杨木香夫妻的肩上。20多年如一日,把残疾的哥哥照顾得很好,期间有过情绪、发过牢骚,就是没有想过放弃,因为我们是至亲的兄弟、是骨肉相连的一家人,还有曾经对婆婆的承诺,这些就像一股无形的精神力量支撑着她迈步前行。

不离不弃 二十二载甘守清贫

2001年,杨木香的婆婆去世后,没过几年,公公也离开了人世。从那一刻起,杨木香肩上的担子更重,在照顾儿女的同时,还得照顾好残疾的哥哥。

在咱们家乡,20年来劳务外出务工几乎成了唯一最快的收入。但是杨木香回忆,这么多年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凯里市,而且还是早上去下午就急忙赶回家。因为一出门,心里总是担心哥哥发生意外。有一次去帮别人干活,出门的时候将饭菜盛好了放在桌子上。回来后发现饭菜还是原封不动,应该是出门太急,说话声小哥哥没听清楚,结果导致哥哥饿了一天,当时就哭了,心中充满了愧疚。从那一刻起,她就发誓再也不出远门务工了,虽然经济上穷困一点,但是亲情更加重要。

看着邻居的新式楼房一个接着一个落成,心里很羡慕,就鼓励丈夫学习手艺,就近务工赚钱养家,子女渐渐长大能外出务工了,2013年开始重新建设,自己也就有了现在的幸福新家。

爱心接力 一生善举成为榜样家庭

长期接受杨木香的影响,其儿子黄伟孝顺善良,从小到大从未对身患残疾的大伯另眼相看。

如今,杨木香的儿子一家人在城里安了新家,黄伟每个月都会安排时间带着一家人回老家看望。

黄伟的妻子常说:“妈妈是我的榜样,我也有孩子,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下一代的榜样。”

寨邻好,赛金宝。今年6月,新场村组织开展和美城乡“四大行动”最美庭院评比活动时,在水尾镇新场村高岩冲组66户群众中,听到最多的话就是“杨木香家评什么奖我们都支持!”“她们家是我们新场村新时代文明家庭的榜样,值得我们学习。”  

每次召开群众院坝会、群众代表会,村支“两委”负责人都会把杨木香的善良、友爱美德作为典型宣讲,助力新场村的基层社会治理。自新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挂牌成立开展工作以来,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430人次,协调解决群众困难96个,化解邻里纠纷59个;2022年度全村747户实现无重大事故目标,累计评出文明示范户27户、孝老爱亲示范户2户、最美家庭示范户1户。

通讯员 杨树

编辑 姚瑶

二审 李昌焯

三审 张超

关键词:

为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