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进行时】电诈手法花样翻新 交行金融反诈升级-热点
编者按
(相关资料图)
2023年全民反诈在行动!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公安、通信、金融等部门齐心协力,我省打击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全社会反诈格局初步构建。但全民反诈依然任重道远,法治频道推出《反诈进行时》系列报道,科普反诈知识,曝光诈骗类型和诈骗套路,提高全民反诈防骗能力,共筑全民反诈“防火墙”。
网购退款回访、虚假网贷诈骗、刷单返利诈骗……面对电信网络诈骗花样不断翻新,交通银行贵州省分行持续完善数字风控系统,加强行内多系统通力协作,牢牢守住老百姓的“钱袋子”。
优化风控流程
打蛇要打七寸。针对反诈的难点痛点,交通银行贵州省分行紧盯技术反制,实现网贷反电诈武器不断升级。
落实新开户分级分类管理,持续开展存量账户清理,严控账户涉案风险。
明确账户启用要求。对前期已管控账户、采取简易开户账户的后续启用流程及核实方法进行明确,杜绝“一解全放”,持续做好已管控数据的持续跟踪,保障账户管控效果得到有效控制。
持续完善风险监测体系。分行将综合账户交易笔数、夜间交易笔数等维度,结合属地最新涉案账户特征,不断提升风险监测和处置的精准性,全面提升治理效能。
加大内部责任追究力度。分行将加大对涉案账户及涉案管理账户的合规性管理,对“断卡”整治工作不力的将纳入分行绩效考评,对涉嫌违规违纪行为移送纪委按要求进行后续处理,确保分行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有效开展。
今年以来,交通银行贵州省分行拦截异常开户转账23起,协助警方抓捕涉案人员2人,拦截资金110.5万元;拦截类型涵盖假借购买理财诈骗、异常开卡诈骗、“杀猪盘”诈骗、假冒反诈中心工作人员诈骗、买卖账户诈骗等。
落实开卡回访识破电信诈骗
假的真不了,再完美的开户也会露出破绽。
今年2月16日,一客户打电话到交行某网点申请开立对公账户。2月17日,客户经理上门进行核实,经与法人交流,法人熟知该公司的经营情况,公司可以提供购销发票、签订的相关合同等,同时该经营地址有工作人员在办公,上门核实未发现异常。
2月20日,公司法人郭某持开户资料到网点办理开户,所有开户资料完整合规,银行风控系统核验正常后,银行当天为其开立基本存款账户。
2月21日,交行客户经理进行网银电话回访时,却联系不上公司账户网上银行U盾使用人李某。当天晚上,交行主管联系公司法人郭某,询问李某为何一直联系不上,郭某没有正面回应,只是用各种理由来搪塞。
种种异常引起了交行网点的警觉。2月22日,没有提前打招呼,客户经理出其不意“突袭”了郭某公司(第一次上门核实的地方),结果发现公司大门紧闭,空无一人。
同时,该公司员工周某持公司相关资料到交行网点,要求办理企业网银蓝牙key密码重置。周某在回答交行工作人员问题时答非所问,漏洞百出,连公司经营场所在哪都说不清楚
工作人员见状立即暂停业务办理。主管致电反诈中心,查询其法人相关情况,反诈中心反馈,法人郭某名下有卡在2月15日被冻结,需要审查。就在银行核实期间,周某已悄悄离开,支行再次拨打法人郭某电话,电话再也无法接通。交行随后对该账户做了封控处理。
风险提示:企业主动上门开立账户的,应提高警惕。开户后必须及时进行电话回访,对于回访中发现联系电话空号、暂停服务、转接错误号码及明确为非本人使用等异常情况的,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管控,同时对异常账户持续开展回访工作。
骗子冒充“反诈专员”
今年2月1日,一名云南客户张某致电交行都匀某网点,反映其持有的交行银行卡无法交易。他之前已到网点咨询,网点工作人员要求其提供无涉诈风险证明才能处理。
3月20日,交行网点接到一位带着云南口音,自称云南省昭通市反诈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称经该反诈中心核实,张某并未涉案,要求银行立即解除对张某银行卡的限制,恢复其正常使用功能。交行工作人员回复,必须提供涉诈风险账户审查表确认没有涉案,方可解除“异常账户”限制,恢复使用。
电话挂断没两个小时,张某就出现在交行网点柜台前,缠着工作人员“解放”他的银行卡。经与都匀市反诈中心核实,张某账户为涉案账户,建议限制其非柜面交易,可以在柜台办理业务。后张某进行了销户取款处理。
风险提示:网点在接到自称XX地反诈中心电话,或反诈中心审查表时,应核实工作人员身份及审查表真实性,避免出现冒用工作人员身份或提供虚假审查表解除涉案账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熊瑛
编辑 蒋孟娇
二审 程星
三审 李中迪
关键词: